中国疫苗行业深度分析

发布时间:2024-11-14

一、市场规模分析


1当前市场规模
据权威机构统计,2023年中国疫苗市场(不含新冠疫苗)规模已达到1017.7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度有显著增长。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口老龄化、大众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更加多元化的健康需求。预计至2030年,中国疫苗市场规模将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全球疫苗市场同样保持强劲增长,预计2030年将达到129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8%。
2细分领域市场规模
HPV疫苗市场:国内上市的HPV疫苗共有五款,而正在研发即将上市的产品有八款。随着供应量的增加,竞争逐渐进入存量博弈阶段,降价成为必然趋势。沃森生物和万泰生物等企业在HPV疫苗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尤为激烈。
流感疫苗市场:流感疫苗作为自愿自费接种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其需求受公众认知程度、流感季严重程度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流感疫苗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频发。2024年,四价流感疫苗价格已降至百元以下,三价疫苗的中标价格甚至出现了跌破每支10元的情况。
带状疱疹疫苗市场:带状疱疹疫苗是近年来新兴的市场。目前,国内市场共有两款带状疱疹疫苗获批上市,一款是葛兰素史克的Shingrix,另一款是百克生物的感维。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带状疱疹疫苗市场有望成为疫苗行业的新增长点。
二、市场竞争格局
1国内企业竞争
国内疫苗市场竞争激烈,多家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争夺市场份额。智飞生物、沃森生物、万泰生物、康泰生物、华兰疫苗等企业是国内疫苗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些企业的营收及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例如,智飞生物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了25.31%,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47.55%。
2国际企业竞争
在国际市场,跨国疫苗生产商如辉瑞、默沙东等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中国疫苗企业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例如,沃森生物已将其13价肺炎结合疫苗出口至印度尼西亚、阿富汗等国家,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三、技术创新与突破
1新型疫苗技术
近年来,新型疫苗技术不断涌现,如mRNA疫苗、纳米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这些新技术为疫苗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并具有设计灵活、生产速度快、安全性高的优势。例如,mRNA疫苗通过编码特定抗原的mRNA直接注入体内,使人体细胞产生相应的抗原,进而引发免疫反应。
2基因编辑与人工智能
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智能等也在疫苗研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疫苗研发更加高效和精准,为疫苗行业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市场需求与趋势
1公众健康意识提升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疫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断提高。儿童疫苗市场、成人疫苗市场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的推动下,各国政府和民众对疫苗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
2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病防控
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防控需求的增加等因素也推动了疫苗市场的增长。例如,带状疱疹疫苗市场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而迎来快速增长。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个性化疫苗和精准医疗将成为疫苗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3政策推动与国际合作
政府在疫苗监管政策方面的完善以及国际合作的加强也为疫苗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中国疫苗企业正在加强与国际疫苗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疫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五、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1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预计未来几年内,全球及中国疫苗市场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防控需求的增加以及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疫苗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技术创新与突破
新型疫苗技术的不断涌现将为疫苗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随着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疫苗研发将更加高效和精准。
3国际合作与出口
中国疫苗企业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并积极寻求与国际疫苗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机会。同时,随着“出海”战略的推进,中国疫苗的出口量有望进一步增加。